上海和苏州,开始了彻底连通的双城生活。
就在16号,苏州地铁11号线开启万人试乘活动。
【资料图】
于是,我起了个大早去实地乘坐了一下,成为了幸运的万分之一。
现场最直接的感受,就是人真的很多。
上午十点左右,不少昆山本地人已经聚在入口迫不及待了。
也有很多说着上海话的人来试乘,好奇苏州最快的地铁到底怎么样。
两个方向的乘客,都可以在花桥站的换乘通道,直接无缝转线。
也就是说,今后只需要2个小时,就能从苏州市区,直达上海市中心。
沪、苏这两座GDP排名前六的超大城市,终于补上了地铁网的最后一块拼图。
不过,这两条地铁的重大意义,和我们以往认知的双城地铁很不一样。
因为跨越不同省份的行政区划,市中心和市中心的地铁直达,这还是国内第一次。
站在这个时间点上,今天,我们就来聊一聊两条“双11”地铁牵手背后的故事。
这背后,其实是一个长达十年的故事
最早还要从2013年,上海11号线在昆山花桥段设的3站地铁说起。
这三站,也是今天苏州与上海两条“双11”跨省地铁,正式连通的基础。
花桥段开通后,上海11号线成为了世界上最长贯通运营的地铁线路,也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。
当然,花桥的身价也一夜倍增,晋升环沪之王。
那么,当初上海的地铁11号线,为什么会选择延长3站到苏州的昆山呢?
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:
一开始,上海的一号线也只规划到锦江乐园,并不是今天的莘庄。
1994年,闵行区政府为了争取地铁向南延伸3站,出钱出力,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43%。
最终,莘庄也凭借这三站地铁,走在了所有郊区板块的最前列。
而在花桥,上海11号线延伸段的情况,要比莘庄更复杂得多。
因为是上海第一次把地铁通到城市以外的地方,跨越了省级行政区划,难度直接翻倍,最终,三站地铁成功落地了。
这背后,离不开苏州政府的决心和努力。
当然,最重要的一点,还是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定位。
比如早在2005年8月,江苏省委就提出要在花桥设立开发区,承接上海的外溢资源。随后几年又打造了花桥国际商务城,定位为上海的卫星商务城,并在城市规划中,为接轨上海提前预留了空间。
就这样一边发展,一边等待。
几年后,2009年的大年初四,苏州终于等来了一个契机:中央领导一行到花桥国际商务城视察。
花桥政府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,主动汇报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花桥的构想。
中央大力支持,直接签署了意见批文。随后在上海的配合下,2011年6月,上海11号线花桥段正式开工。
这还不算完,地铁修建前后,苏州也下足了功夫,甚至开工前,昆山和花桥就已经启动准备工作了。
比如沿线的企业民房动迁、绿化迁移等,一些户外广告设施,该拆的也都尽快拆除、整顿。
图源:中国轨道交通网
昆山还专门成立了轨道运营公司,负责延伸段的运营和物业管理。
经过两年多建设,2013年10月,上海11号线花桥段正式开通运营。
从构想到开工、再到正式运行,前后只用了4年左右,且每一步都不掉链子,有序推进。
这也可以看出,苏州一直明确自己的发展需求,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。
不仅三站地铁,这些年,苏州也一直依靠地缘优势,在上海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下,逐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,迎来了一个阶段的高速发展。
这就是苏州这座城市最牛的地方。
到今天,“双11”地铁线正式牵手,苏州与上海的关系,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,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。
环沪这么多城市,为什么上海选择了苏州
这也是我最好奇的一点。
于是我查了下各项数据,发现这座城市放在整个长三角,都确实有足够的资本。
首先,就是经济实力。
2022年上海GDP稳居全国第一,苏州GDP排名全国第六。
数据来源:各地统计局
这两个加起来,合计接近7万亿,堪称最强组合,也是长三角中经济体量排名前两位的城市。
所以,苏州在长三角的江湖地位,是毋庸置疑的高。
而这背后,又离不开沪苏两地资源互通的加持。
比如,大量的通勤人群。同济大学《2022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》显示,上海跨城通勤者最主要的居住地就是苏州,占了通勤总规模的9成左右。其中,7成居住在苏州下辖的昆山。
我又查了下昆山发布的数据,发现2019年,延伸段三个站点的日均客流量,达到了6.2万,比起2013年,涨幅达134%。
这么多人固定穿梭在两地之间,带来的需求一定是全方位的。
所以,不仅仅是苏州人坐地铁去迪士尼,上海人去阳澄湖吃大闸蟹,还有更深层次的互通,比如跨省就医的门诊费、定点药店买药,可以直接刷医保卡,还有针对企业和市民的“跨省通办”窗口,提供证照代发等120项通办服务。
而除了这些,苏州最核心的优势,就是和上海的产业趋同。
这些年,作为上海的资源外溢城市,苏州在产业配套上,一直与上海协同发展。
很多世界500强企业,都会把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,同时在苏州就近设厂。
比如2019年,艾默生投资1.15亿元在园区打造研发中心,服务整个亚太、中东地区的客户,还有霍尼韦尔、新加坡的凯德集团等等。
这些顶尖企业的入驻,共同搭建了苏州的产业创新集群生态,也让城市的工业水平迅速飙升。
到2021年,苏州官网显示,其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,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。
去年,又增长到4.36万亿,依然排在前列。
我查了下苏州的优势产业,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和上海是重叠的,比如钢铁制造、集成
未来两地之间
除了这次通过双11地铁与上海牵手,最近,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钱曙杰,还在《苏州新闻》中表示:“苏州将通过3号线西延与无锡3号线地铁衔接,通过10号线张家港的金港站预留与江阴的对接空间。”
昆山这次站上了C位
数据来源:各地统计局
而昆山,占尽了天时地利。
昆山东部城区实拍